2025年非遗日是什么时候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4日(周六)。“非遗日”到底指哪一天?官方名称要搞清楚
很多人搜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时,把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误以为是“非遗节”。其实,国务院2016年正式将其命名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每年固定在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这个命名提醒着我们:自然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等重要,两者共同构成中华文明的记忆。
(图片来源 *** ,侵删)
为什么偏偏定在6月?历史与气候的两把钥匙
- 历史原因:2006年我国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诞生也在6月,方便与名录生日“同日庆生”。
- 气候原因:6月中旬南北气候温和,便于户外非遗集市、非遗研学、非遗夜游等活动开展,观众既不会中暑,也不会挨冻。
2025年官方主题抢先剧透:个人观察
文化和旅游部今年的内部研讨会透露,备选主题或围绕“非遗与可持续生活”。我认为非常契合当下的“低碳”全民话题——比如学做一把榫卯凳,少买一张速生木椅子,既动手又环保。小白参与指南:三步零门槛打卡非遗日
之一步:锁定本地活动清单
城市文化馆官网、街道公众号、地铁广告栏都会在5月底集中推送,早关注省得到现场排长队。第二步:提前10分钟体验线上“非遗云展厅”
抖音、哔哩哔哩每年会同步直播大师班,提前蹲点可以抢到非遗老师的在线答疑名额,去年贵州苗绣直播课2分钟就满员。第三步:准备一枚“体验券”
大多数体验项目免费,但需凭身份证或活动预约码领取材料包(如宣纸、陶土),没有预约只能围观不能上手。非遗日≠只有看热闹,还能“打包”证书回家
答:是的,且难度比想象低。- 很多省市文化厅会把“体验+打卡+线上答题”做成一条链路。
- 只要完成三项:现场学做一个面塑、拍照片上传、答对5道基础知识(题库就在现场海报),就能当场领取非遗体验证书,盖红章可收藏,也给孩子升学综评添一笔。
经典案例:去年非遗日,浙江龙泉如何爆火出圈

(图片来源 *** ,侵删)
- 玩法升级:把“青瓷拉坯体验”搬到古街夜市区,配合灯光投影,陶轮像悬浮星河,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破3亿。
- 权威联名:邀请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克伦现场讲解,陈老一句“龙泉青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硬盘’”,让网友秒懂历史厚重感。
- 数据说话:官方统计当日仅青瓷迷你体验杯就卖出2.6万个,95后购买占比57%,证明年轻人愿意为“仪式感”买单。
给未来写封信:非遗日的长期价值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把过去变成我们的未来,才是真正的继承。”再过十年,当我们回望2025的6月14日,或许它只是日历上的普通一页;但正是这一页,让更多孩子之一次把土布手帕放进书包,而不再是超市塑料袋。每一次参与,都在悄悄更新“我们是谁、从哪来、要往哪去”的答案。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