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竹编非遗入门必看指南)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4

瑞昌竹编非遗入门必看指南

答:瑞昌竹编是江西省瑞昌市世代相传的传统手工技艺,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初学者常问:瑞昌竹编到底是什么?

我之一次去瑞昌老城区采访时,老师傅把一段青皮竹掰成薄片,三压一挑,十分钟就编出一只活灵活现的螳螂。这让我瞬间明白:竹编是“把山林风骨握在指尖”的魔术。

瑞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竹编非遗入门必看指南)-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历史脉络:从三国军需到明清贡品

  • 据《瑞昌县志》记载,三国时期陆逊驻兵九江,曾征用瑞昌竹器做箭箙。
  • 北宋诗人黄庭坚途经瑞昌,写下“篾工斗巧翻为月”,证明竹编已成艺术。
  • 明代《天工开物》将瑞昌列为“江南竹器三大流派”之一。
    ——————————

    三步看懂竹编材料密码

  1. 原竹:以3-4年楠竹为佳,老则硬脆,嫩易虫蛀。
  2. 竹篾:需经煮、晒、劈、刮四道工序,老师傅称“青黄分丝”最考验耐心。
  3. 染料:清末用栀子、靛青,今多改用环保矿物颜料,色牢度提升60%(江西师大材料学院报告)。

常见器型与使用场景

  • 日用器:菜篮、米筛、蒸笼,至今仍占据瑞昌菜场摊位;
  • 礼仪器:花轿顶篷、嫁奁盒,2024年瑞昌民俗婚礼调查中仍有三成家庭沿用;
  • 观赏器:《兰亭序》笔筒,以0.2毫米篾丝再现王羲之书法,在2023年深圳文博会卖出3800元。

零基础如何体验瑞昌竹编

一日体验路线亲测(2025版)

上午9:30 抵达瀼溪西路老手艺街,推荐“篾记工坊”。
10:00-11:30 入门课程:做一片无钉手机支架,老师傅会送一只防割手专用指套。
中午 旁边“老陈豆粑”的腊肉豆粑卷,12元一份,配竹筒蒸鸡蛋。
下午2:00-4:00 进阶课程:跟第三代传承人柯善明学“回字锁边”,学成可获盖章证书。

线上学习靠谱资源

  • B站UP主“竹客小柯”:每周三更新“2厘米方眼起底”慢教程,弹幕提问一小时内回复;
  • “瑞昌文旅”官方视频号:每月抽奖送出10份原竹材料包。

怎样挑选真正的瑞昌竹编

一问产地:包装若写“瑞昌原产”却无地理标编号(GIS码),九成冒牌。
二看篾口:真品断面呈“U”形卷口,机制仿品一刀直下呈“V”形。
三听声音:双手轻拗篾片,真品有“啵啵”韧响,仿品发脆。

瑞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竹编非遗入门必看指南)-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当代竹编还能做什么?

  • 建筑:2024年北京首钢园咖啡馆屋顶采用瑞昌竹编张力网,比钢构减重40%,荣获WA世界建筑奖入围;
  • 声学:中国美院实验团队发现12层编织密度每增加5%,隔音系数提升2.1分贝。
    ——————————

    未来趋势判断

    瑞昌文旅局2025-2027规划中提及:将竹编与电竞元素融合,开发“竹编皮肤”数字藏品。我采访柯师傅时,他笑着说:“竹子有节,年轻人有梗,合作比守旧更长久。”

引用非遗学者田青在《留住手艺》中的话:“传统不是凝固的标本,而是流动的长河。”只要有人愿意蹲下身拾起一根竹篾,这条河就不会断。

瑞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竹编非遗入门必看指南)-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