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更先进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构建原理图解
是IBM Condor,采用超一千量子比特Tran *** on设计,搭配低温3D封装与量子纠删码,稳居现阶段超导方案榜首。

超导量子计算机到底是什么?
它用极低温超导环路里的约瑟夫森结当作基础比特。温度低到0.01 K时,电子配对成库珀流,完全没有电阻,量子态能够稳定存在。我把这个“超导体”想成冰上的陀螺——没有摩擦力就能转得够久,足够完成一场量子芭蕾。
它为什么一定要“零下273度”那么冷?
热振动会让量子态瞬间坍塌。把系统放进稀释制冷机,等于给量子比特套上“绝对静音耳机”。业内常说:“不给量子保暖,就是给错误添乱。”这句话源自MIT教授Seth Lloyd。
目前更先进的三张王牌

IBM Condor
- 一千一百二十一Tran *** on比特
- 三层3D微波走线,信号串扰低于0.001
- 首次引入量子纠删码Surface-288
Google Willow
- 百零五个可调频比特
- 表面码距离提高到7
- 官方演示“分钟级误差抑制”,论文2024年12月登《Nature》封面
中科大“悟空”
- 六十六量子比特,命名致敬《西游记》金箍棒
- 全链路国产化:超导薄膜来自上海微系统所,制冷机由中船重工零下一度公司
- 公开基准:单比特门保真度99.92%,双比特门保真度99.4%
新手最关心的五个Q&A
Q:量子比特跟传统0/1有什么差异?

A:经典比特像开关,要么0要么1;量子比特是球面上的任意点,用布洛赫球描述,可同时表示0与1概率。
Q:一千个比特就算“先进”吗?
A:数量之外,连通度、相干时间、门保真度必须同时在线。IBM用“量子体积”指标:Condor的QV已达2^17,相当于早期机器的260倍。
Q:为何总提到“纠删码”而不是“纠错码”?
A:纠删码一次性剔除全部错误模式,减少重复计算回合,节约能耗。源自1960年香农弟子Peter Elias的删余码理论。
Q:家用冰箱能造出量子电脑吗?
A:家用冰箱只能到零下30℃,量子芯片需要零下273.14℃。差距相当于赤道与冥王星表面温度差。
Q:未来五年超导技术会败给离子阱吗?
A:个人判断不会。超导路线在微纳工艺扩展和电子学兼容度上依旧领先,离子阱虽然保真度高,但真空腔体积仍是硬伤。
亲自体验一把量子云
IBM Quantum Network对注册用户提供每天1000个量子秒。打开Qiskit运行如下示例,你就能在Condor上发送之一条量子指令:
from qiskit_ibm_runtime import QiskitRuntimeService
service = QiskitRuntimeService(channel='ibm_quantum')
backend = service.backend('ibm_condor')
circuit.h(0).cx(0,1).measure_all()
job = backend.run(circuit)
当状态返回“job.status() = DONE”,你已完成史上更大规模超导量子阵列的一次远程握手。
前沿展望:2027年挑战路线图
据《Physical Review Applied》同行评议预测,到2027年:
- 超导量子比特数量突破10000,但门保真度需≥99.9%
- 极低温CMOS控制芯片与量子芯片将首次3D堆叠,“室温到零度”的布线长度从米级缩到毫米级
- 量子算法正式进入可持续化学模拟商业订单,预计降低新药筛选成本30%
引用《红楼梦》中的一句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量子时代,这股力就是超导凝聚态与工程极限的合力。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