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速度到底有多快
光速是量子通信的理论极限,但“超光速”并非信号传递速度,而是指纠缠关联瞬间建立。为什么初学者会被“光速悖论”吓到?

(图片来源 *** ,侵删)
我在咖啡馆给朋友科普时,最常听到的问题是:“量子纠缠不是瞬间完成吗?为何还说量子通信不能超光速?”
先拿《三体》的名场面举例:智子可以在几光年外瞬间与地球上的同伴同步自旋,但这段信息仍旧不能用来给罗辑提前发送“黑暗森林广播”。
爱因斯坦在1935年就写信给薛定谔抱怨:“我倾向于把这种瞬间作用称为‘幽灵般的遥远的鬼’”(《物理学与哲学》)。他担心的是,如果“鬼”能携带信号,因果律会被推翻。可70多年后实验证明,鬼只做“同步器”,不发信息。
纠缠、隐形传态、密钥分发:三兄弟的区别
- 纠缠本身:只是概率相关性,不输送能量。
- 隐形传态(Teleportation):需要发送经典通道的数据(≤光速),才能重建粒子态。
量子态在“拆分”前必须先被摧毁,避免了《星际迷航》瞬间移动的科幻误会。 - 量子密钥分发(QKD):借助纠缠检测窃听;真正用于传密的,还是光纤里的光子。
一句话记忆:纠缠可以“秒感应”,信息却永远跑不过光。
实验室测到的更高速率是多少?
2024年6月,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在《Nature Photonics》公布:基于1550 nm通信波段,单纤链路QKD速率达到115.8 Mbps,等价于每秒传送3部高清电影大小的加密密钥。
论文DOI:10.1038/s41566-024-01407-2但请注意:
- 这是“密钥生成”速率,不是普通上网带宽。
- 距离延长至430 km(北京—西安干线)后,速率骤降至1.4 kbps,衰减规律依旧符合经典光学。
为什么“光速计算”容易上热搜?
问答时间:Q:量子计算机能否用纠缠做“光速并行”?
A:不可以。量子门延迟受限于电子或光子的渡越时间;纠缠只是关联,不缩短逻辑运算时长。
类比:《孙子兵法》说“兵贵神速”,但再神速的传令兵还是跑不过最快的战马;兵法的“神”体现在调度,不在马本身.
普通人该怎样看待“量子超光速”谣言?
推荐三步法:
(图片来源 *** ,侵删)
- 查证信源:看是否出自Nature、Science、PRL这类期刊。
- 锁定关键词:搜“Bell test loophole”“heralding efficiency”,能筛掉90%的哗众取宠论文。
- 观察单位:任何声称“已突破光速壁垒”却用“MB/s”描述速率的稿件,可直接存疑。
我的预测:2026年将出现真正的“量子互联网速率榜”
按照百度2025年的E-A-T规则,下一批获得搜索流量的长尾词很可能是:- “京沪量子干线实测带宽”
- “量子纠缠延迟低于皮秒了吗”
- “家用QKD路由器发布时间表”
这些词不仅包含技术参数,还关联场景,新手一眼就能理解“对我有什么影响”。
刘慈欣在《球状闪电》里写:“当微观世界的规律被彻底掌握,人类的历史将翻开新篇章。”而我相信,之一步是先搞懂“光速”这两个字,别让谣言比真相跑得更快。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