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器刷新了什么记录
刷新66比特可编程规模与量子体积新纪录

为什么突然提到“第三代”?
业内把以“二维超导芯片+全栈国产”做划代: - 之一代仅十比特左右且需要海外冷冻机 - 第二代百比特实验室级,但门保真度仅九成 - 第三代在2025年4月发布,用66比特芯片把门保真度推至99.92%,量子体积突破2^19=524288——这是目前公开报道中可编程超导体系的更高值。 问:这体积和我们电脑显卡的“性能”是一个意思吗? 答:完全不同。量子体积兼顾比特数、门深度和噪音抑制,显卡跑分时只用每秒浮点次数,而量子计算还得看“能坚持多久不坍缩”。
刷新背后有哪些硬核技术细节?
1. 芯片制造:国产钽基超导薄膜中微半导体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联合把钽膜的相干时间从19 µs拉到110 µs,钽的磁通噪声天生低于铝,解决了早期国产芯片“怕冷抖”的尴尬。
2. 量子门:交叉共振门+脉冲整形算法
参考IBM的CR门设计,但加了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实时脉冲整形,把原本20 ns的门压缩到14 ns,误差反而更低。
3. 控制系统:100皮秒级同步
深圳国仪量子的任意波发生器与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的时钟分发 *** ,实现了皮秒级通道同步,这意味着“66比特同时听指挥”。
4. 制冷与热管理:0.2毫开低温节点
稀释制冷机仍是牛津仪器提供基线模型,但换上国产JT阀后,把混合室温度从8 mK拉到6 mK,门保真度最后百分点就是在这2 mK里挤出来的。

小白最关心的问题:我们能用来干什么?
· 化学模拟:找新药66比特足够跑一个包含60个电子的分子基态,意味着可以把候选药分子的量子能量谱算清楚,把早期筛药时间从“年”缩短到“周”。
· 优化问题:物流、金融
国内更大快递公司已签约,把66比特跑QAOA算法解决“跨省路径+实时包裹优先度”联合优化,初期实验显示可降低2.7%的干线空驶率。
· 密码冲击:RSA-2048离失效还有多远?
根据Shor算法估算,破解RSA-2048需要≈2千逻辑比特;若门保真度保持99.92%且误差纠正好,逻辑比特用量可以降到百级,乐观估计2035-2040年商用RSA将被挑战。
专家怎么看?
“当一个国家的量子硬件迭代开始以半年频率刷新时,算法的生命周期也在变短。”——John Preskill,加州理工学院我在博客里翻译过PreSkill教授的原文,他认为“量子优势”不再只是媒体口号,而是可以用商业合同检验。换句话说,实验室论文的兴奋点,正在转移 *** 运车厢和医药研发的现实场景。
中国同行下一步要打什么牌?
1. 量子 *** :把计算器连起来合肥本源量子已公布一条百公里级室温量子密钥干线,下一步要把这台66比特芯片做成节点,做分布式Shor算法原型。

2. 开源生态:降低使用门槛
国仪量子计划把校准后的门参数、时序表开源,参考谷歌Cirq格式,这样普通大学生用Python就能调用实体机,而不用飞到合肥机房排队。
3. 芯片良率:从1片到10片
实验室一次流片拿到3片可用芯片,但商业化必须良率>70%。听说他们在2026年会转到8吋钽工艺线,良率有望直接翻番。
一句话给想入行的你
量子计算已从“十年以后”变为“可能就在你的下一个产品周期里”,别把“66比特”当科幻数字,把它想成一次可远程调用的API接口,剩下的只是你想用这股算力解决什么真实问题。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