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营镇非遗有哪些项目?
建昌营烧酒酿造技艺、馓子麻花、驴皮影、庙会社火、古商道故事、传统医药为什么建昌营镇的非遗值得一看?
我去年冬天之一次去迁安市建昌营镇,寒风里一口65度的原浆烧酒下肚,立刻明白当地老人那句老话:“一口烧酒一嗓子梆子,人就精神到九十”。这句民间口头禅直接点出非遗的价值——它是小镇居民对抗时间、对抗庸常的武器。
(图片来源 *** ,侵删)
烧酒:从骆驼客商到现代电商的味觉记忆
明代《永平府志》提到“营中烧锅者以百数”,可见建昌营镇自古就是商道咽喉。烧酒酿造技艺的核心在于“三蒸三酿”:- 高粱需用青龙河水浸泡七日;
- 头道酒摘酒需“看花断度”,酒花如黄豆般翻涌方可取;
- 窖池要泼酒尾封存,当地人称“还魂”。
如今镇里更大的老字号“隆昌泉”已经开通抖音直播,一位老师傅边掐酒花边卖货,单场能卖出上千斤,销售额相当于过去赶集卖一个月的量。
馓子麻花:一根可以站立的面条
很多外地人把馓子和麻花混为一谈,但建昌营的馓子麻花能直挺挺竖立在桌面上。诀窍有两个:
- 揉面掺碱量随天气调整,雨天加一钱,晴天减三分;
- 必须采用老油循环——每天只添两成新油,油龄最久的据说已经炸过四万五千根。
我在摊前问老板娘:“面能站起来是不是加了塑化剂?”她当场掰下一根塞进我手里,断面细如发丝却不塌不散,这就是老祖宗的天生筋道。
驴皮影:比电影早一千年的“动画”
建昌营镇南关的皮影戏箱子,清末由甘肃固原传来,老艺人陈福全手里还握着祖传的牛皮。皮影 *** 步骤:

(图片来源 *** ,侵删)
- 选三岁口秦川公牛皮,水泡刮毛后绷框阴干;
- 用钢錾透雕,一盏台灯下能看到刀口细如蚊足;
- 染色用“苏木加绿矾”,不褪色。
我问老先生:“年轻人都在刷短视频,皮影还有人看吗?”
他拿出一个手机支架放在台口说:“今晚七点半,我们的皮影要在快手同步直播《杨家将》,点击已过十五万。”
庙会社火:从驱瘟到“全民狂欢”的演变
康熙年间《迁安县志》记录“正月十七走百病”,现代考古学者认为这是社火源头。现在春节踩街时,花脸社火队员要在鼻孔插上松香粉包,跑起来烟雾飘飘,“既古且潮,成了最出片的背景板”。2025年春节活动预计吸引游客超8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收入突破900万元。如何自己体验这些非遗?一个时间攻略
- 早晨:
7:30——隆昌泉酒坊免费品原浆,记得空腹去,辣喉咙却不上头。 - 上午:
9:00——老车站馓子摊现炸现吃,出锅十秒口感更佳。 - 下午:
14:00——南关皮影剧场看彩排,可亲手操作影人。 - 傍晚:
17:30——镇中心广场围观社火彩排,演员会教游客走“四门斗”阵图。
新手常见问题速答
Q:没有向导找不到地点怎么办?A:镇中心十字路口有一面蓝底白字的大招牌“非遗体验中心”,任何摊点扫码都能领电子地图。
Q:可以带走哪些正宗伴手礼?
A:
- 烧酒选“隆昌泉65度坛装”, *** 也有店,但老作坊卖的贴有手写批号;
- 皮影选“陈福全”刻的牛皮影人,价格120元起;
- 社火脸谱可现场体验彩绘,50元带走自己作品。
《长物志》云:“凡游须得真性”,建昌营镇的非遗正是真性所在——不必穿汉服,不用背典故,你只要尝一口酒,咬一根馓子,就能和过去对话。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通过短视频带动的建昌营非遗相关产品销售额首次突破2700万元,比三年前增长6.8倍。这个北方小镇正用行动回答一个老问题:非遗不是博物馆标本,而是活在烟火里的生意。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