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非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界首非遗项目有哪些东西值得一看)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4

界首非遗项目有哪些东西值得一看

界首市目前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48项,其中界首彩陶、扁担戏、苗湖书会最为抢眼。

什么是“非遗”?我为什么该关心

界首非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界首非遗项目有哪些东西值得一看)-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其定义为“社区世代相传的实践、表现、知识和技能”。简单说,它是老祖先传下来的生活指南。当我之一次在界首老街看到彩陶师傅手托泥坯、眨眼间变成一只会唱歌的“鱼化龙”罐子时,才明白《天工开物》里“匠作之功,天地同久”八个字的分量。

对新手而言,关心非遗=给自己多开一条“时间旅行”通道:你在集市花三十元买的一块界首彩陶钥匙扣,可能是六百年前的釉色配方。


界首彩陶:泥土的华丽逆袭

关键词: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国家级之一批名录)。

常见疑问1:它和普通陶器区别在哪?

自问自答——

界首非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界首非遗项目有哪些东西值得一看)-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问:为什么彩陶比普通陶罐光亮?
答:界首彩陶在“化妆土”层多刷了三道,再施独有的“三彩釉”。宋代《陶记》记载“先妆后彩”,指的就是这套工序。

  • 釉料配方:石英、铅、铜红、钴蓝四味原材。
  • 烧成温度:1200℃。火候不足,釉不开片;火候一过,颜色发乌。
  • 匠人现状:市级传承人仅12人,最年轻的42岁。

个人观点:与其喊“匠人精神”,不如多去直播间付一次费,让师傅有活干、有人学。别让“老手艺”沦为博物馆角落里的灯光秀。


界首扁担戏:一个人演一出戏

关键词:界首扁担戏(国家级扩展名录)。

我之一次在田营镇村口看见李兰芬老师,左手敲锣、右手扯线,嘴里还唱《铡美案》。全场十分钟的演出只有她一个人,却能“一人千面”。

界首非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界首非遗项目有哪些东西值得一看)-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常见疑问2:操作机关在哪?

自问自答——

问:扁担戏木偶最多时能跳多高?
答:机关藏在扁担中心的“辘轳盒”,拉线一次可让木偶跃起30厘米,靠的是三根牛皮筋的回弹力。

核心难点并非手艺,而是“ *** ”。一出《三英战吕布》需背两千字唱词,还要切换十三种腔调。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李瑞才说:“扁担戏是口头文学与傀儡剧的完美复合体。”

小建议:新手看戏时不妨拿个相机录下唱段,回去做个慢放,你会发现锣鼓点与人物情绪的嵌套近乎数学。


苗湖书会:说书人最后的码头

关键词:苗湖书会(安徽省第四批名录)。

常见疑问3:如今智能手机时代,听书会不会太土?

自问自答——

问:书会还能赚钱吗?
答:去年三月三苗湖现场,一位绰号“小钢炮”的艺人一晚赚了两万六打赏。数据来自界首文体局非遗年报。

亮点整理:

  1. 保留明代“开词”“正书”“送词”三段式格式。
  2. 说书人需现场编“抓口”,即根据观众反应即兴添段子。
  3. 传统书目《包公案》已衍生出“反腐版”、“校园版”等12种改编。

旅行小白打卡路线

  1. Day1:早上到东城彩陶体验中心捏泥巴,下午参观界首博物馆彩陶展厅。
  2. Day2:夜宿田营镇,住民宿“老窑客”,晚上7点在村口广场蹲扁担戏。
  3. Day3:农历三月三前往苗湖,先占前排马扎,再买杯界首豆浆,从“开词”听到“送词”。

小tips:抖音搜索话题#界首非遗周末,官方不定期赠票。


未来十年:界首非遗能否“出圈”?

根据《界首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2025年拟建成“界首非遗数字博物馆”。若实现,全国网友可在线体验虚拟拉坯、3D操控扁担戏。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陈少峰教授在2024年长三角非遗论坛上提出:“界首若能将彩陶纹样NFT化,或许是中国传统美学全球化的一个跳板。”

作为一个跑遍安徽的民间记录者,我赌彩陶的钴蓝纹样会先于黄山迎客松成为国际潮牌的下一季印花。别忘了,三百年前的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已把这种蓝写在发往巴黎的信里。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