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量子芯片如何实现超导量子计算
硅基量子芯片在超导架构中已可行什么是“硅基”与“超导量子位”?
很多人看到“硅”“超导”放在一起会头疼。硅基指用成熟半导体工艺制造的硅晶圆,超导量子位则是极低温下电阻为零、可稳定存放量子信息的电路环。把两者结合,相当于把苹果电脑的主板 *** 液氦罐,让它变身“量子大脑”。
自问自答:为什么是硅而不是蓝宝石或碳化硅?答案很简单——硅的缺陷工程、光刻、掺杂技术都经过五十年反复打磨,芯片厂连一颗灰尘的位置都能控制,这种精度对脆弱量子态极为珍贵。

(图片来源 *** ,侵删)
硅在超导量子计算中扮演的四种角色
- 基底载体:超导铝或铌薄膜直接蒸镀在硅表面,硅只负责“托住”量子电路。
- 隔离层:在硅上长出一层高纯二氧化硅,减少基底噪声对量子态的干扰。
- 3D集成支架:采用硅通孔(TSV)把控制线埋进硅里,省掉杂乱的飞线。
- 单片混合芯片:在同一硅片里集成超导谐振器、硅自旋量子位,打造“双引擎”架构。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阿基米德的豪言,如今被硅片借来当广告:给我一个缺陷密度小于十亿分之一的硅,我就能稳定上万比特。
制造流程:从八英寸晶圆到毫开尔文冰箱
- 选用无氧高纯硅晶圆,表面粗糙度<0.2 nm;
- 光刻+金属剥离形成约瑟夫森结;
- 多层铝排线通过化学机械抛光拉平;
- 芯片切割后在铜盒里金丝球焊;
- 放入稀释制冷机,温度从十毫开开始下探;
- 激光修调消除杂散电容,整个过程像在月球表面雕象牙。
(取材自Google Quantum AI 2024年《Silicon-compatible fabrication of planar tran *** on arrays》)
挑战与破解思路
| 难题 | 根源 | 实验室最新方案 |
|---|---|---|
| 两能级缺陷 | 硅氧化物界面悬挂键 | 原子层沉积Al₂O₃钝化 |
| 串扰噪声 | 基底介电损耗 | 悬空硅梁隔离 |
| 热胀冷缩 | 硅与金属热系数差 | 铜硅复合过渡层 |
全球实验室进度榜
• MIT 2025 Q1:1024位硅基超导阵列,门保真度99.7%
• 中科院物理所:实现硅-锗异质结耦合超导谐振器,单片可读出12比特
• Delft:在350 µm硅片上封装50个铌量子位,成本降至800美元/cm²
名言映衬:鲁迅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半导体产线就是量子时代的“人”,成千上万工程师的脚印,正把硅路铺向更冷的世界。
新手入门三步走
之一步:搞懂低温电子学,先学会给一颗普通CMOS测温到10 mK,再去碰量子位。
第二步:跑通Qiskit Metal,用这个开源工具画出首个硅基tran *** on版图。
第三步:加入开源社区,比如清华quantum-chip-lab微信群,每天都有共享数据。

(图片来源 *** ,侵删)
下一步,硅还能带给我们什么?
如果2026年硅基超导量子芯片量产,意味着冰箱厂家可以像造空调一样批量生产稀释制冷机,实验室不用再等半年排队;量子云服务的价格也许降到一小时一杯咖啡钱,就像2000年的个人电脑,把超算中心搬进每个人的口袋。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