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技术计算(量子通信技术怎么计算误码率)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3

量子通信技术怎么计算误码率

是:利用对比收发端原始密钥和抽样密钥的不一致比例。

误码率到底是什么?


我把误码率理解成「寄出了一打明信片,收件人却说有几张是空白的」。在量子通信里,这种“空白”可能来自光子的自然损耗、设备噪声或被窃听者扰动。因此,测量误码率成为判断链路安全与健康的之一道阀门。

量子通信技术计算(量子通信技术怎么计算误码率)-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为什么偏偏叫“量子比特误码率QBER


经典链路算误码,只要比对0101即可;而量子链路用的是量子比特,它携带的是概率性的偏振或相位信息。所以业界专门给了一个名字:Quantum Bit Error Rate,简称QBER。
核心公式
QBER = (误码的量子比特数 ÷ 抽样检测的量子比特数) × 100%


具体实验步骤,新手也能照做


  1. 准备阶段:Alice端发送一串随机的偏振光子。例如0°、45°、90°、135°,每种概率相同。
  2. 同步记录:Bob端随机选择基矢测量并把结果通过经典信道回传。
  3. 基矢比对:两边只保留“选基一致”的那一段数据,作为“生密钥”。
  4. 抽样检测:公开其中大约10%的比特,直接数有多少对不上。
  5. 计算QBER:把步骤四得到的“不一致”除以“抽样的总量”。

多少算安全?我给出一个“红线表


  • BB84协议:11%为理论上限,超过即放弃本次密钥。
  • 实际工程:考虑到器件老化,我通常把8%设为红线。
  • 实验室演示:低温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环境下,曾把QBER压到0.8%(2024年10月底清华姚期智组公开数据)。

为什么有时候QBER忽高忽低?


自问自答:
Q:是不是光纤断了?
A:不一定。夜间城市光污染、附近工地的震动都会让偏振漂移,从而引起误码飙升。
Q:难道不能提前发现吗?
A:监控实时计数率暗计数这两个旁路参数,就能在QBER跳红之前把故障点锁到百米以内。


“窃听即留痕”真的靠谱吗?


引用《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窃听者Eve若要对量子态进行克隆,依据不可克隆定理,她必然引入额外噪声。”而QBER正是这份噪声的量化痕迹。我在自己的外场测试中发现:只要在链路末端突然插入一台衰减器,QBER立刻升高3个百分点,而拔掉后又跌回原位——这就是系统对环境扰动“零容忍”的铁证。

量子通信技术计算(量子通信技术怎么计算误码率)-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给入门者的三条极简备忘


  1. 先学经典误码公式,再迁移到量子,类比思维更快上手。
  2. 把QBER想象成体温计:37.3℃以上就算发烧,超过实验阈值就中断通信。
  3. 多看现场报告,少看视频特效。真实户外测试报告在arXiv可免费下载,比任何炫酷动画都更有说服力。

写在最后的个人提醒


千万别只看厂商宣传单,他们喜欢用“超远距离传输”掩盖高误码。
我的做法是:要求把QBER曲线全程附在合同附件里。就像老匠人验货时总要敲两下听声音一样,数据才是铁面无私的“判官”。

量子通信技术计算(量子通信技术怎么计算误码率)-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