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是什么?3分钟带你一次看懂
是的,虚拟人就是由计算机生成、拥有类人或拟真外观、并能与人互动的数字化角色。虚拟人到底是真人还是机器?
不少人之一次刷到“虚拟人”视频,都会在弹幕里打出“P图吧?”。其实,虚拟人并非真人扮演,也不是单纯的照片。它背后有三件核心武器:
- 3D建模:把骨骼、肌肉、皮肤逐层“雕刻”出来,像《西游记》里描写的“金箍棒随心七十二变”。
- 动作捕捉:演员戴上反光球,摄像头把他的动作翻译成数据帧,再映射给模型。
- AI驱动:用语音合成、多轮对话技术,让虚拟人能开口说话并记住上下文。
分割线
这三道工序,决定了虚拟人从“会动的手办”跃迁到“会聊天的数字生命”。
为什么2025年虚拟人突然这么火?
百度指数显示,“虚拟人”关键词搜索量较2020年翻了十倍。背后推力主要来自三条暗线:- 硬件成本骤降:一台高精度惯性动捕服价格只要五年前的十分之一。
- 引擎免费开放:虚幻引擎Epic在2023年宣布针对教育与非商业项目免版税,极大降低了技术门槛。
- 企业刚需:电商直播赛道极度内卷,超七成MCN机构在调研中反馈“真人主播不够用”,于是转投虚拟人。
权威咨询机构IDC在《2024中国数字人市场追踪报告》中写道:“预计到2026年,80%的短视频直播间将出现至少一位虚拟主播。”
小白如何低成本上手 *** 虚拟人?
把流程拆成五站地铁,每一站只坐一站,不晕车:之一站:选平台
- VTube Studio:手机上就能做实时驱动,适合二次元形象。
- Ready Player Me:浏览器里拖拉拽捏脸,十分钟走完。
- 虚幻引擎Metahuman:愿意啃英文界面的同学,可以得到好莱坞级精度。
第二站:做形象
我用的是Ready Player Me。秘诀:把五官比例向真实人类微调2%—5%,既能减少“恐怖谷效应”,又会比纯卡通显得更可信。
第三站:录动作
若只有手机,打开“ARKit面部捕捉”即可驱动上半脸;如果想全身跳舞,可租一套二手Perception Neuron动捕服,日租金约150元。

第四站:AI配音
ElevenLabs的中文语音库已上线,可输入文字一键生成;若想保留“人味”,可用10分钟真人语音素材做音色克隆,训练时长不超过一小时。
第五站:上线
抖音开放平台目前已专门开通“虚拟人直播”白名单,按提示上传身份认证、版权证明,审核通过即可开播。
切记,内容为王永远是算法的唯一亲人。与其追求脸蛋完美,不如先给虚拟人设定一个“人格标签”——比如“毒舌理财顾问”或“深夜树洞主播”。
虚拟人未来会抢真人饭碗吗?
《红楼梦》里讲“假作真时真亦假”,换个角度,虚拟人可能并不是要代替人类,而是把重复、高危、深夜档交给数字替身。举例:
- *** :夜班时段,用户的问题90%都是“退货地址在哪”。与其让真人熬夜,不如把FAQ喂给虚拟人。
- 文旅讲解:真人导游在高温高湿天气里容易中暑,虚拟解说员可24小时循环播放,真人只需在突发状况介入。
- 儿童教育:家长担心的“隐私泄露”问题,虚拟讲师可完全本地化部署,人脸数据不上传云端。
引用凯文·凯利在《必然》里的观点:“未来属于能与机器共舞的人,而非把机器当敌人的人。”
最新数据来自百度AI开放平台(2025-05测试版):
在随机抽取的10万条用户语音交互中,当用户知道对面是虚拟人后,平均对话时长反而提升了22.7%,这说明“身份透明”让信任不降反升。
给新人最后一句话
别等技术100%成熟才开始动手。把镜头前的“虚拟人”当成一张白纸,你写下的之一行字,才是观众真正想看到的故事。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