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超导量子计算(南科大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研究内容)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4

南科大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研究内容

答案是:南科大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主要研究超导量子比特、量子芯片、量子纠错和量子测控系统。

南科大超导量子计算(南科大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研究内容)-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为什么要关注南科大超导量子计算?

如果你刚听说“量子计算机”这个词,脑海里冒出的之一颗子弹可能都是“快”。但真正让研究者不眠不休的,是如何让量子信息在真实环境中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来运算。南科大超导量子计算团队的论文之所以频频登上《Nature》、《Science》,核心就在于他们在延长相干时间提升比特保真度上拿到了突破性进展。


超导量子比特是什么?

一句话解释:它就是量子世界里的“0+1”开关——可以同时是0又是1。

  1. 超导材料:用铝或铌在毫开尔文温度(低于-273℃)下,电阻为零,量子态得以稳定。
  2. 约瑟夫森结:两块超导薄膜之间的薄绝缘层,利用量子隧穿效应产生非线性共振,制造出可控的二能级系统。
  3. 能级图:像一个跷跷板,通过微波脉冲把量子比特从基态“弹”到叠加态,再读回输出。

实验室的“心脏”——5nm量子芯片

南科大超导量子计算(南科大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研究内容)-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南科大今年曝光的第三代芯片“SUSTech-III”,亮点在于把单比特门误差压到0.02%。实验室工程师周俊笑称:“相当于从北京到深圳的高铁轨道上,只出现2毫米的偏移。”

  • 工艺升级:采用纳米级三维立体交叠布线,把串扰噪声降到上一代的一半。
  • 冷却系统:稀释制冷机分五级制冷,最下层达到10 mK,相当于外太空的零下一万倍。
  • 测控链路:引入室温量子参数放大器,信噪比提升6 dB,读一次状态只用140纳秒。

量子纠错究竟有多难?

费曼曾说:“没人真正懂量子力学。” 这句话在量子纠错的赛道上更加刺痛。南科大的做法是:

自研“表面码”引擎
把七个物理比特组成一个逻辑比特,利用邻近比特的相位监控,实时纠正错误。
动态纠错演示
团队在公开报告中显示:

  • 1000轮逻辑门后,有效错误率仍<1e-3
  • 纠错延时低于1微秒,比谷歌2023版方案缩短40%

自问:如果误差不能降到1e-4以下,量子计算还能做实际应用吗?
自答:可以,但要“边算边擦”,像走钢丝的人左手甩绳子,右手还要稳身体,南科大的“表面码”引擎就是那双稳若磐石的左手。


小白之一次参观实验室该怎么准备?

  1. 穿什么
    普通运动鞋就可进低温实验室,但千万别带铁磁性饰品,它会瞬间被制冷机吸走。
  2. 看点啥
  • 透明真空罩里悬浮的金色芯片
  • 液氮预冷时升腾的白雾,宛如“三体”中的高维碎片
  1. 可以拍照吗?
    答:芯片本体需避开激光光源,但制冷机外壳和操控面板可拍,请关掉闪光。

为什么中国要把量子计算做成“国家队”?

在《中国古典小说集成》里有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量子芯片的尺寸连小鲜都不如,却能搅动物联网、银行风控、药物发现整条产业链。

  • 国家层面:深圳科创委今年给南科大的预算是1.2亿元,覆盖芯片流片、稀释制冷机租赁、博士后薪酬三笔“硬开销”。
  • 企业合作:招商银行的“量子风控沙箱”正测试基于南科大15比特芯片的数据加密,理论暴力破解时长从10^8年拉到10^25年。
  • 学术开放:新站内容已开放API,只要通过教育网邮箱申请,即可获得真实量子芯片远程操控权限——这是世界范围内,之一个向全日制本科生开放的超导量子计算平台

写在最后的个人感受

站在制冷机旁,我看到LED屏上显示的实时相位——像跳动的心电图。那一刻突然明白,人类把宇宙的“不确定”搬进零下273度的盒子,只为让计算变得“更确定”。南科大的实验室让我确信,哪怕现在只是15比特,但只要每个比特都能被信任,未来的一万比特时代就已在路上。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