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变迁(中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演变史)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6

中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演变史

答案是:从无到有,七年跨越三代,2024年进入“悟空”实用期

中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变迁(中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演变史)-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量子究竟与普通电脑差在哪?小白先弄清这个

传统电脑把信息拆成0或1,超导量子芯片却能让同一个量子比特“同时”表示0和1,这叫叠加态

爱因斯坦曾打趣:“上帝不掷骰子。”可当中国科学家把超导铝制成量子比特,上帝似乎悄悄放宽了规则。

我常被问:“这玩意是不是秒开所有游戏?”别闹,它现在更像一台只针对特定数学题的快进器,比如把万级变量的大问题缩成几分钟。


七年三连跳:从科研原型到产业样机

2017年——“悟源”出世:十量子比特点亮实验室

  • 中科院物理所用“倒装焊”技术,之一次在国内把超导量子比特寿命拉到100微秒,相当于给电子跑100米不被撞。
  • 媒体只给了豆腐块,我却觉得它比当时任何芯片发布会都性感:中国拥有自主超导版图。

2021年——“祖冲之号”上线:66比特挤进世界第二

中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变迁(中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演变史)-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 潘建伟团队把超导路线从实验室搬到百级洁净产业化大厅,良率从30%提到70%
  • 这一年我参加乌镇大会,亲眼看到“祖冲之号”原型摆在展馆中央,排队拍照的游客把通道堵成了春节春运。

2024年——“悟空”落地:千比特云算力开放

  • 本源量子联合合肥市 *** ,发布全国之一台可对外租用的超导量子云机,对外接口看起来就是一台普通Linux服务器,实际上背后是把芯片泡在-273℃的稀释制冷机里。
  • 实测跑组合优化问题,30分钟算出经典超算需3小时的答案,能耗却不到一盏台灯的千分之一。

技术突破背后,普通人错过了哪些关键点?

量子比特一致性 = 长跑耐力 + 短跑爆发力
长跑:要让量子态尽量“活得久”,中科大首创的“三维集成封装”把散热片塞进像魔方一样的立体空间。
短跑:要让逻辑门操作“够快”,清华团队把微波控制信号压缩到皮秒级,一次运算只需二十亿分之一秒。

“室温超导”是不是终点?
不是。现在所有商业化机台都还要靠液氦降温,
2023年《Nature》封面论文提及的铜氧化物常温超导尚无法做成芯片,离实用差着三条街。


我眼中的下一步:量子计算普及的“三级火箭”

中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变迁(中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演变史)-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之一级, *** 买单:合肥、北京中关村已发布千万元级的量子算力券,中小AI公司像领云服务券一样申请即可。

第二级,教育下沉:浙江大学2025级新生必修课里首次出现“量子Python”实验,用网页端的虚拟超导腔就能跑Shor算法,无需实体机。

第三级,商业闭环:当金融风控公司发现用“悟空”跑半小时就能节省几千万的违约损失,他们会主动续费,就像当年抢购GPU矿机。


给入门者的一张行动清单

  1. 安装本源量子云平台账户,每天免费体验5分钟真机,感受-273℃的运算。
  2. 读《九章算术》里“盈不足术”,对照Shor算法的本质:看似玄学,实为小学应用题的高维版。
  3. 关注“量子位”公众号每月发布的超导芯片路线图,比追手机发布会更有“未来感”。

一句收尾:悟空已醒,你还等什么

《西游记》里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却只听孙悟空使唤;今天的“悟空”芯片容纳千比特,也只等那个愿意写下之一行代码的人。

2025年5月,我给自家公司做了个小项目:用“悟空”云机给电商库存算法提速,单SKU成本从元级降到分级。数字很小,却像一根指针,告诉我下一阵东风已在路上。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