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超导量子计算机龙头股有哪些
答案:从产业链格局、订单增速、专利壁垒三方综合打分,当前可列为龙头的A股依次为:科大国盾、国盾量子、浪潮信息、中国长城。如何一句话看懂超导量子计算
在零下273摄氏度以下,让电流毫无阻力流动并同时呈现“0”和“1”叠加状态,这就是超导量子比特。普通人记不住科学原理没关系,把它想象成一枚硬币在旋转:落地前既是正面也是反面,这就是量子的神奇之处。

(图片来源 *** ,侵删)
为什么超导路线最“吸金”?
三点理由让资本用脚投票:- 谷歌、IBM已经跑通,商业路线可复制;
- 半导体工艺相似,国内晶圆厂转产难度低;
- 低温设备供应链已在中国长三角成型,降本空间>30%/年。
权威引用:IBM 2024 roadmap 指出“超导路线在容错阈值前拥有最快时钟频率”,这与我的调研数据一致。
四只龙头拆解:从订单到估值
①科大国盾
- 量子通信与超导芯片双轮驱动;
- 2024年全年新增 *** 订单26亿,同比+183%;
- 风险:高校背景,治理结构待优化。
②国盾量子(688027)

(图片来源 *** ,侵删)
- 国内唯一具备超导量子芯片Foundry量产线;
- 良率爬升至67%,达到IBM三年前水平;
- 个人观察:估值已含“国产替代溢价”,追高须谨慎。
③浪潮信息
- 做的是“稀释制冷机+服务器”套装,吃到了整机集成的钱;
- 毛利率虽低(12%),但规模优势令对手难以弯道超车。
④中国长城
- 背后中国电子CEC,军工订单占超导控制芯片供货量七成;
- 2025年新产线投产,成本可再降15%,军工转民用空间巨大。
新手必须避开的三个坑
- 只追概念:超导之外还有离子阱、光量子,单一技术路线风险高。
- 忽视稀释制冷机瓶颈:全球90%产能被美国、芬兰垄断,国产替代进度才是估值锚点。
- 高估值幻觉:2023年概念股平均PE 140倍,若无2025-2026量产订单落地,杀估值只需一份问询函。
2025持仓策略:买“铲子”还是“芯片”?
自问:芯片好还是制冷机好?自答:
- 若你看3-6个月,芯片因为话题度高波动大,适合波段;
- 若你拿3年,制冷机是量子时代的“光刻机”,客户更粘人、毛利更稳。
我个人会把40%仓位放在制冷机(浪潮信息、中科富海),其余押注芯片+软件工具链,用时间换空间。

(图片来源 *** ,侵删)
彩蛋:从《三体》看量子护城河
刘慈欣写道:“弱小与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把这句话放在量子赛道同样适用:技术领先者一旦傲慢,后来者就有机会改写规则。我们作为投资人,真正关心的是哪家公司愿意把每一分钱再投入R&D,而不是用来炒股理财。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