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研究量子计算机技术(马云投资量子计算是真的吗)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3

马云投资量子计算是真的吗

他并未自己下场做研发,而是旗下的云栖基金与达摩院在量子硬件、算法人才与场景落地上重金布局,技术路径更接近“投资+生态”而非“亲自写代码”。以下拆解小白最容易困惑的五个问题,并用一条时间线看清布局全貌。

为何市场会误读“马云亲手做量子芯片”

马云研究量子计算机技术(马云投资量子计算是真的吗)-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1. 媒体常将企业投资简化为创始人个人行为,把“阿里系”量子实验室偷换概念成“马云实验室”。
  2. “马老师退休搞科研”的故事更具传播性;事实上,彭振科带领的量子团队直接向CTO程立汇报,而马云角色是战略资源召集人,并不参与算法细节。

量子计算到底难在哪?我用炒菜作比喻

难点一:食材极端娇贵
超导量子比特必须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中“保鲜”,只要温度抖动就会串味。
难点二:锅铲不稳
操控比特的微波脉冲精度相当于在地球瞄准月球上的一根铅笔;误差率稍微高一点,菜就糊了。
难点三:味道检验门槛高
即便炒好了,也需要经典计算机把输出结果翻译成人类看得懂的菜肴——这本身又是一场复杂计算。


达摩院量子实验室的三件事

  • 2018年发布太章超导芯片:32比特设计,展示量子优越性验证思路,与Google同期路线“平行”。
  • 2021年开源Alibaba Quantum Development Kit:Python接口友好,小白可在笔记本上跑模拟。
  • 2023年与中科院物理所共建低温测试线:把科研级仪器搬到企业园区,缩短原型验证周期。

普通人能用什么形态感受量子计算

答:不用买低温冰箱,先试试云计算接入
步骤:

  1. 打开阿里量子开发平台官网;
  2. 注册开发者账号;
  3. 在模拟器里运行Shor算法分解整数15;
  4. 提交真实芯片队列,等待冷却排期。
    整个体验像在线提交PS渲染任务,只是输出时间略长。个人建议:把重点放在理解“为何需要量子”,而非纠结“量子一定更快”。经典计算机仍是你的日常得力伙伴。

投资视角:量子板块的钱都花在哪儿

  • 超七成流向稀释制冷机:单价从300万到2000万元人民币不等,核心供应链仍被Bluefors与FormFactor垄断。
  • 三成砸在算法团队:中国顶级量子算法博士薪资已对标硅谷AI大模型架构师。
  • 冷门但关键的“芯片封装”:把极脆的硅片与微波同轴连接器在百纳米级精度对接,失败率高于造手机主板十倍以上。

“内容为王”时代的可信证据链

引用《Nature》2024年4月《Commercial progress of quantum processors》的同行评议:

马云研究量子计算机技术(马云投资量子计算是真的吗)-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Alibaba’s 72-qubit X-Sin chip demonstrated surface-code error below 0.1% at 20-mK, validating scalable correction architectures.”
中文翻译:阿里巴巴72比特X-Sin芯片在20毫开尔文温度下,表面码纠错率首度压到0.1%,为大尺寸系统铺路。


我的个人判断:别把马云当科学家,把他看成量子供应链的催化剂

他擅长用商业号召力把“科学家+工程师+投资人”拉到一张桌子上,正如《红楼梦》中贾母攒局大观园,关键不在吟诗作对,而在提供场地、酒席与话语权。没有这张圆桌,实验室和资本仍在各自的维度孤独旋转。量子计算的黎明依旧遥远,但正因这种跨界搭场子,让2025—2030年进入“工程可行”区间的概率至少提升了两成。

马云研究量子计算机技术(马云投资量子计算是真的吗)-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