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研究量子计算技术是真的吗
不,马云本人并未亲自研究量子计算,真正投入这一领域的是阿里巴巴达摩院。为什么大家会把马云和量子计算绑在一起
量子一词自带未来感,而马云又是公众最熟悉的科技符号之一,于是媒体在报道“阿里巴巴投入量子实验室”时,为了点击效应,常把“马云”放进标题。久而久之,就出现了“马云研究量子芯片”的错觉。
马云在《阿里巴巴:马云的商业王国》里明确写过:“我不是工程师,我是把愿景翻译成语言的人。”量子计算的研究任务,其实交给了更专业的团队。

(图片来源 *** ,侵删)
真正在研究量子计算的是哪个团队
答案就在阿里巴巴达摩院量子实验室。- 成立时间:2015年
- 核心任务:研发超导量子处理器、量子AI算法、量子云平台
- 学术输出:2018年研制出全球首颗光量子计算芯片“太章”,论文发表于《Nature Photonics》
- 合作高校:中科院、清华大学、UC Berkeley
达摩院院长张建锋曾多次透露,实验室年度研发经费不设上限,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的样机。
小白入门:量子计算到底厉害在哪
普通电脑使用“比特”记录0或1,量子电脑使用“量子比特”,它能同时是0也是1。带来的提速举例
- 药物发现:传统计算机需要上万年穷举的分子组合,量子算法可能几天就完成。
- 气候预测:解决数十亿维度的偏微分方程,把天气预报误差从百公里级降到街区级。
- 金融风控:瞬间算出万亿资产的更优对冲组合。
有人问:
“这是不是意味着现在的密码都要被秒破?”
目前可以安心。谷歌2023年的Sycamore处理器只用了70多个量子比特,破解RSA-2048至少还需要上百万物理量子比特并配合纠错技术。
达摩院量子云平台体验记
即便没有量子计算机,在普通浏览器里也能跑真正的量子线路。- 打开“阿里云量子开发平台”(aqcp.aliyun.com)
- 注册后获赠1000量子云币,可以拖拽逻辑门,构建量子叠加、纠缠实验
- 点击“在真机上跑”,线路会被传到超导芯片,大约10分钟返回实验结果
我试了一个最简单的“贝尔态”线路,成功检测到94.7%的纠缠率。那一瞬间,对宏观世界的确定性竟然产生了一秒的犹疑。
未来五年量子计算能走进生活吗
个人判断:2029年左右将出现首批行业级应用,但仍旧离消费级设备遥远。原因

(图片来源 *** ,侵删)
- 成本:一套稀释制冷机售价上千万美元,实验室温度低于零下273℃,普通家庭难以部署。
- 算法:目前可落地的加速场景不到20个,需要大量跨学科人才把行业痛点翻译成可解的量子模型。
- 标准:正如《论语·子路》所言,“名不正,则言不顺”,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量子指令集和加密规范,生态割裂。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 清华大学出版社:《量子计算与编程入门》,作者郭光灿
- 达摩院官方白皮书《2023量子计算产业趋势报告》
- 谷歌AI Blog《Beyond Classical Computing with Sycamore》
“如果说人工智能是在模仿人类的神经元,那么量子计算则像是在模仿宇宙的底层规则。”——《量子理论: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世界本质的伟大论战》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