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新进展
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到底厉害在哪?

对刚听说这个概念的朋友,一句话概括:它的计算单元不再是“1/0”开关,而是能同时处理所有可能状态的量子比特。第三代在工艺上首次把量子退相干时间延长到400微秒以上,这让广东团队能在单台冰箱中稳定托管176量子比特。相比第二代普遍只能维持150微秒,算力天花板几乎翻倍。
广东为什么能跑在前面?
- “双龙头”布局: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鹏城实验室共享数据但不共享人才,形成“赛马”机制。
引自《科技日报》2025年4月报道 - 制造优势:深圳中芯国际新厂可把量子芯片走线宽度压到20纳米以下,良率从55%飙至78%。
- 用户生态:广州超算中心开通“量子云”测试帐号,大学生也能免费跑Shor算法分解RSA-2048。
小白最容易懵的三句话
“退相干时间就是量子寿命?”
没错,但别小看这点时间。诺贝尔得主Rolf Landauer说过:“信息是物质的”,而量子比特如果太快“变物质”,信息就消失。广东通过蓝宝石基底+纳米氮化钛双层隔离,把“寿命”硬生生长了2.7倍。

“176个比特等于176个CPU核?”
更像176盏灯,其中一盏灯亮度的变化会立刻影响所有灯。传统核之间靠内存通信,量子比特直接“超距”纠缠,这是指数级并行。
“室温就能用吗?”
目前仍需10 mK(比外太空还冷),但广东实验室正在测试稀释制冷机+光互连混合方案,希望把体积缩到一张办公桌大小。
我亲手尝试的“小实验”

上周申请了量子云账号,写下最基础的Bell不等式测试代码,提交后大约等了7分钟就出结果,输出CHSH值为2.78,远超经典阈值2。那一刻真的有种坐在电脑前看到未来的感觉。
不过也踩了坑:
- 量子比特会“偷看”环境,我用标准Python的random库做伪随机,结果被专家点名批评“破坏相干性”。
- 调度器默认只保留2小时数据,之一次跑完没下载,全部清零。广东团队回应2025年会上线持久化存储。
未来三年我最看好的两个方向
量子AI联合芯片:广东已在测试把经典GPU和量子单元塞进同一块封装里,像“左右手互搏”,实现混合梯度下降。
供应链金融专用机:量子振幅放大可一次性遍历数千条保理链路,把风险审核时间从天降到秒。
引用《三体》:“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把“文明”换成“量子算力”,广东的这台冰箱也许正在给计算史以文明。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