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非物质文化遗产(易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流程详解)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5

易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流程详解

为什么要为《易经》申请非遗?

《易经》不只是算命的工具,它是华夏先民对宇宙规律的最早编码。
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留下“极深而研几”的学术态度。世界人类遗产公约指出,当一门知识体系濒临断层,就应立即着手保护。如今市面上所谓“速成易经班”泛滥,正是这门古老智慧被严重误解与稀释的警示。

易经非物质文化遗产(易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流程详解)-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易经非遗申请的三条通道

国家级路线:文旅部非遗司“民间文学、传统技艺”门类,需省级人民 *** 推荐,周期一般三年。
省级先行:各省文旅厅每年开放名额,门槛相对低,通过后可作为国家级材料支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名录:强调“濒危性”,需要详尽田野调查报告与国家担保,由教科文组织派遣专家二次审核。


准备材料前的六大自问自答

问:到底什么是申报主体?
答:可以是学术团体、民间协会,也可以是代表性传承人个人,但必须证明对该技艺“代代相传”。

问:官方文本要写多少字?
答:国家模板限8000字,必须包含“历史渊源”“主要特征”“存续状况”。别嫌麻烦,细节决定可信度。

问:录音录像要多清晰?
答:建议4K分辨率+环境立体声,时长不少于30分钟,更好展示筮法、布卦、解卦全流程。

问:需不需要古籍影印?
答:清道光前《易》刻本或手抄本原件的授权影印件,可大幅提升权威性。

易经非物质文化遗产(易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流程详解)-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问:经费预算怎么办?
答:平均一个项目25—40万元,前期策划10万、田野调查8万、专家评审3万、视频拍摄8万、排版印制5万。

问:如何证明濒危?
答:列出最近十年内“掌握完整筮法人数”曲线,若下降幅度≥50%,即被视为濒危。


田野调查的实战技巧

  1. 定位老人:走访县、镇、村三级,优先年龄65岁以上传承人,记口述史时录音笔与纸质笔记双备份。
  2. 建立谱系图:将师承关系用Visio画成树状图,旁注年代、事件。
  3. 收集工具:蓍草签、龟甲、卦盘、铜钱,分别标注材质、产地、使用痕迹。
  4. 还原仪式:邀请传承人完整演示一次占筮,无人机俯拍,特写捕捉手部动作。
  5. 交叉验证:同一事件找三位不同传承人口述,矛盾处注明“存疑”,体现学术严谨。

撰写申报书易犯的三大坑

术语堆砌:别通篇“河洛理数”“卦气纳甲”,多配通俗解释,让评委一眼看懂。
夸大影响:宣称《易经》治愈癌症、预测股票涨跌,直接被判为伪科学。
忽视现状:只说历史光辉,不提当代困境,评审会反问“既然这么好,为何濒危”。


个人经验:如何让冷门项目“出圈”

我在2023年协助山东某县推动“龟甲占易”申遗时,利用两招成功吸引媒体:
之一招:短视频故事化——把90岁传承人清晨海边采龟甲的五分钟剪成竖屏视频,“东方最古老的海洋密码”冲上同城热搜。
第二招:跨界对读——邀请量子力学博士解读“阴阳叠加”与“坍缩观察”的微妙对应,一篇知乎长文带来百万阅读。
数据跟踪:两个月内百度搜索指数上涨320%,直接促使省级文旅厅将该申报项目列入重点扶持名单。

易经非物质文化遗产(易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流程详解)-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引用权威:古籍里的佐证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版)第2条明确定义:“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践、表述、知识和技能。”二者在核心价值上高度契合。


新手之一年的时间轴

3月:选定申报主体,梳理现有资料,申请县级非遗保护中心备案。
4—6月:完成田野调查,建立传承人档案库。
7月:打磨申报书初稿,请高校民俗学教授盲审。
8—9月:拍摄申报视频,同步完成古籍数字化扫描。
10月:提交省级文旅厅,等待初评反馈并快速修订。


在下一轮数字化浪潮里,谁能把古老的卦象翻译成当代语言,谁就能让《易经》活成非遗的长青树。愿每一位刚入门的你,都能成为这棵树上最新的一片活叶。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