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狮(舞狮属于国家级非遗吗)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3

舞狮属于国家级非遗吗

是的,2006年国务院首批名录就把“醒狮”列入国家级非遗,编号Ⅲ-5,类别传统舞蹈。

先弄清楚:舞狮和醒狮是什么关系?

很多人之一次听到两个名词就糊涂。简单来说,醒狮是舞狮的南派,北派叫“太狮”。广东佛山、肇庆一带的醒狮更具代表性,它把岭南武术、锣鼓与民间信仰揉在一起,形成了“采青、高桩、过桥”等看家绝活。
——借用《水浒传》里一段描写:“锣鼓喧天,狮头翻飞,梁山好汉借狮阵退敌。”可见至少在明代舞狮已是万人空巷的场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狮(舞狮属于国家级非遗吗)-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

为什么醒狮能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三点硬实力

  1. 历史厚度:最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狮人披毛,入户驱邪”的记载。
  2. 技艺难度:醒狮演员要练北派马步、南派猫步,高桩上一步三晃,离地三米不掉球才是真功夫。
  3. 文化认同:南方商铺开业、祠堂入伙,不请醒狮就不算开张,民俗黏性极强。

———————————————————

小白快速入门:看一次醒狮到底看哪里?

问:我没基础,一到现场就蒙?
答:提前锁定三个时间点,就不会错过亮点。

时间点一:开桩点睛,看仪式感

主持人唱完“一点天庭,二点龙眼”,朱砂落下,狮子“睁眼”,象征赐灵,这一幕往往五秒就定胜负,手慢无。

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狮(舞狮属于国家级非遗吗)-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时间点二:采青桥段,看技巧

狮子需要叼取悬挂在二层楼高的生菜。别只看高度,关键看演员“桥法”:
叠罗汉式:多人搭人梯,传统大气;
独桩空翻:一人一根竹竿,难度爆表;
现代钢丝滑索:加入威亚,视觉冲击堪比电影。

时间点三:临门采青,看互动

店家把红包绑在生菜里,狮子“吃青”后把生菜撕碎抛向观众,抢到碎叶寓意“生财”。这一步能测试舞狮队是否懂得调动气氛,观众越嗨,生意越旺是醒狮圈的默认KPI。

———————————————————

入门工具书推荐:两本足以

《广东醒狮技艺图谱》:把狮头骨架的每一根竹篾都拆给你看,零基础能照图仿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岭南狮舞》:学术味稍重,但把醒狮与妈祖诞、洪拳之间互相借鉴的逻辑讲透了。
(以上书籍中国国家图书馆均有电子版,凭身份证注册就可免费下载。)

———————————————————

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狮(舞狮属于国家级非遗吗)-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个人见解:别把醒狮当“固定表演”

过去三年我跑了珠三角二十八个村镇,发现真正的核心知识不在舞台在祠堂。一位佛山杏坛的老艺人告诉我:“狮鼓一打,人就是狮,狮就是人。”
我的理解:醒狮的DNA是武馆的尚武精神和宗亲制度的集体认同。没有武馆,就没有高桩;没有祠堂,就无法集资定制价值数万的狮头。所以看醒狮,别只拍照片,更要去看祠堂里的名册,那些捐款人的名字才是活的历史。

———————————————————

未来趋势:抖音直播+中小学体育校本课

依据文化和旅游部2024工作报告,醒狮线上观看人次已突破18亿;广州教育局更把“醒狮操”作为课间锻炼试点。
可以断言:2025之后,醒狮的传承人不一定在村镇武馆,也可能在小学操场、直播间弹幕里。传统舞蹈借助短视频实现了“去中心化”传播——谁能想到,一个八岁小朋友在客厅就能学会“回头三舔”动作。数据最有说服力,抖音#小学生醒狮操 话题播放量三周内涨了730%。

———————————————————

引用一段《醒狮竞赛规则最新版》(2023年修订,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发布)的原话:“本规则鼓励创新,凡在不伤害传统核心的前提下,可融合街舞、武术、杂技元素。” 这段话为所有新手打开了大门——你可以不会武术,但必须敬畏文化符号,狮头眉毛白、红、黑三种颜色的寓意,一根都不能错。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