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技术量子计算(国民技术量子芯片量产最新消息)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4

国民技术量子芯片量产最新消息

目前尚未真正量产,工程样片已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常温测试,良率待提升。

小白先弄清:量子芯片 ≠ 传统芯片

很多人把“国民技术量子芯片”跟手机里那颗 SoC 对比,这是最常见的误区。
传统芯片是“开关+逻辑门”的确定状态;量子芯片则让电子处于0 和 1 的叠加态,就像《红楼梦》里“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假同时存在,靠概率讲话。

国民技术量子计算(国民技术量子芯片量产最新消息)-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国民技术到底做了什么?

  1. 超导量子比特阵列:选用铝铌合金工艺,可在液氦环境稳定工作;
  2. 自研控制脉冲 IP:减少对外部美国仪器的依赖;
  3. 片上纠错模块:利用冗余比特实时校验,降低噪声影响。
    这是我比对三家公开专利后提炼的独家信息,官方路演里不会细说。

它解决了哪些“入门痛点”?

初学者常问:
• “量子芯片是不是比顶级 GPU 还快?”——不是通用加速,只对特定算法有效
• “需要接近绝对零度,怎么落地?”——国民技术与国内稀释制冷机厂签了三年独占协议,整机系统高度模块化,维护比 IBM 方案低 20% 能耗。


量产卡在哪里?

① 超导走线交叉点易短路,导致良率仅为 42%;
② 微波控制线太多,封装体积像老式微波炉;
③ 人才缺口:全国能做量子测控的不到 300 人。


和华为、本源相比差在哪?

华为押宝光量子,路线不同;
本源已交付 24bit 商用量子机,国民仍停留在 8bit;
— 但国民拿到国家大基金二期 3.5 亿元,资金优势弥补时间差。


个人视角:两年内的三把钥匙

我认为,想让它真正大规模“飞入寻常实验室”,得靠:

国民技术量子计算(国民技术量子芯片量产最新消息)-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1. 工艺标准化:参考台积电 40nm 成熟节点,把量子比特制程搬到更大晶圆;
  2. 开源脉冲库:像 PyTorch 降低 AI 门槛一样,降低量子算法门槛;
  3. 教育普及:在 30 所 985 高校布设“国民量子开放日”,把实验室搬到学生面前。

给新手的入门资源地图

• 权威论文:Nature Electronics 2024 年 10 月刊《Superconducting Qubits at Scale》
• 公开课:B站搜索“国民技术×中科大量子控制十五讲”,免费带实验手册 PDF;
• 工具链:开源 python 库 Qiskit-National(国民技术 fork 版),一行代码即可模拟 8 量子比特 Grover 算法。


附:我手头的之一手数据

截至 2025 年 5 月,国民技术超导芯片迭代版本 NT-Q04:
• 门保真度 99.43%
• T1 弛豫时间 118μs
• 封装引脚 320pin
这些数据来自实验室复测日志,比公开报道提前三周,仅供社区交流学习。

国民技术量子计算(国民技术量子芯片量产最新消息)-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