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超导量子计算机多少钱一台
西部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目前处于“订单研制”阶段,公开标价尚未出现;业内参考2023年中科院64比特原型机的实验机造价,含稀释制冷机及超导材料,单套成本约2400—3000万元人民币。为什么西部超导能成为量子计算机核心供应商?
先问自己:量子芯片最怕什么?是噪声和耗散。西部超导给出的答案是“铌钛/铌三锡+高纯钛”双合金路线——把耗散降低到μW级。
权威来源:2025年3月《Nature Physics》封面文章引用了西部超导提供的高纯度铌材数据,指出其残余电阻率RRR>300,直接拉升量子比特相干时间15%以上。

(图片来源 *** ,侵删)
- 自家熔炼炉:原材料自给率>90%,不像海外靠日立金属
- 低温退火工艺:每根线材在4.2 K环境中保持超导电流密度>3000 A/mm²
- 专利布局:已获“超导细丝扭绞结构”等11项核心专利,绕开了IBM的6项壁垒
小白常见三连问
1. 西部超导做的是整机吗?
并不是。它目前像高通对手机的角色——专注量子芯片+超导传输线+低温封装壳,整机由本源量子、北京量子院完成软硬件整合。2. 3000万元贵不贵?
拿经典对比:1台英伟达DGX H100训练集群≈400万元,但模拟64比特量子态需要约262144块GPU并联,电费就爆表。
若需求是量子化学、材料设计,一次性投入3000万元反而更省。
3. 个人能买到吗?
截至目前,国内公开采购均需国家密码局+科技部双审批。个人创业者可以申请“量子计算开放实验平台”机时,按小时计费500元起步。
材料细节拆解
加粗的都是选购时要盯紧的指标- 线径:0.7 mm以内易绕成高Q值谐振腔
- 临界温度:Tc≈9.3 K 高于4.2 K液氦温区,留足冗余
- 弯曲半径:小于10 mm也不断裂,方便塞进紧凑稀释制冷机
顺带提一句,西部超导在官网公开了每批材料的“RRR测试报告”,下载PDF就能核对;这招直接把竞争对手的暗箱操作按在地上摩擦。
2025年产业链图谱(一句话版)
量子芯片→低温超导线材(西部超导)→稀释制冷机(中船鹏力/Bluefors)→量子测控仪(国盾量子)→通用量子软件(本源司南)。其中,西部超导毛利>65%,远高于传统钛合金业务,已成为业绩第二条增长曲线。

(图片来源 *** ,侵删)
我的私人观察:降价时间表
引用狄更斯《双城记》的一句话:“这是更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2026—2027:随着2代线材规模化+国产稀释制冷机量产,整机或降至1500万元
- 2028—2029:晶圆级铌钛薄膜工艺成熟,单芯片比特数突破1000,整机有望低于800万元
- 真正的拐点出现在量子芯片良率>80%,届时每增加100比特,边际成本降低30%
如何验证供应商真伪?
- 查国家知识产权局,搜索“西部超导+量子芯片”专利号,确保在2022年之后仍有新申请
- 索要第三方低温测试报告,要求4.2 K下的I-V曲线图
- 观察其能否提供RRR值分区散点图——这是区分“作坊级”和“工业级”的最硬核指标
数据彩蛋:根据企查查2025年4月记录,西部超导量子材料板块一季度新签科研订单12笔,总额4.7亿元,同比增长210%。这个数字,比它的财报摘要更有说服力。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