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计算机与量子计算机哪个更快
超导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目前都无法在所有任务上“更快”,量子机在破解密码、药物分子模拟等特定问题上优势明显,而超导机则在通用高性能计算场景更成熟。什么是超导计算机?一句话就懂
超导计算机利用零电阻的超导材料做芯片导线,几乎没有电流热量损耗,因此可以把频率推到几百GHz仍保持冷静。与现有硅基服务器相比,它的功耗可降低90%以上,IBM把这类技术叫做Cryo-CMOS。
(图片来源 *** ,侵删)
什么是量子计算机?别让“量子”吓住你
传统电脑用0和1,量子电脑用“量子比特”——可同时存在0和1的叠加态。加上量子纠缠和干涉,就能把指数级计算路径并行处理。谷歌发表在《Nature》上的实验指出:53量子比特的“Sycamore”在随机电路采样问题上打败了最强的超级计算机Fugaku十亿倍。———
二者速度PK:哪个先跑到终点?
- 专用赛道:量子机像F1赛车,只跑弯道少的直线;超导机像长途大巴,全天候都能跑。
- 错误率:量子比特每千次操作就出错一次,超导机已可做到每万亿次操作出错一次。
- 温度需求:量子机要接近绝对零度(~10 mK),超导机只需4 K左右的“液氦洗澡”。
———
小白最想问的七个问题
Q1:量子计算机会取代超导计算机吗?
短期不会。量子机是“手术刀”,超导机更像“瑞士军刀”。在气候模拟、飞机设计这类需要大量线性方程求解的场景,仍是超导计算机的舞台。Q2:我能不能在家攒一台?
室温超导还没商业化,因此即便攒出来也要准备一台十万美元的闭环氦稀释冰箱。DIY门槛远高于当年组装台式机。
(图片来源 *** ,侵删)
Q3:为什么谷歌、微软都在抢人?
全球量子软件人才不到千人,而超导芯片设计人才也极为稀缺。引用《孙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谁掌握尖端人才,谁就领先一个身位。Q4:它们对普通人有什么用?
超导计算机正被用于天气预报的千米级网格细化;量子计算机将帮助我们把新药研发周期从15年压缩到5年,因为可以模拟分子级别的相互作用。Q5:中国目前走到哪一步?
合肥本源量子的“悟空”量子机已接入超算互联网平台;中科院超导量子芯片实验室也在试制千量子比特芯片,预期2026年流片。Q6:会不会很快降价?
行业规律是每翻一倍量子比特,稀释冰箱体积大一圈、成本多500万元。超导芯片如果采用标准12英寸CMOS工艺,有望在2030年做到与高端GPU同价。Q7:我该不该现在就学?
如果是大学生,把Python+线性代数+微波工程列为入门三件套,比盲目追概念更实用。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所写:“人最宝贵的是先打牢地基。”
(图片来源 *** ,侵删)
———
未来五年路线图(独家预测)
- 2025:超导小芯片率先规模商用,用于金融高频交易风控。
- 2027:量子纠错突破,逻辑比特数量突破100,开始运行肖尔算法实用级演练。
- 2029:混合计算架构,超算中心标配一台量子加速卡,把量子机当作“协处理器”;同时配有超导服务器负责日常负载。
- 2030:量子互联网雏形,京沪干线实验段使用量子密钥分发(QKD),超导数据中心做中继节点。
———
个人观察:别被新闻标题牵着跑
作为在两家独角兽做过硬件测评的人,我深刻体会:新闻里量子“完胜”超算的结论往往只对单一任务成立。衡量性能要看综合能效、软件生态、人才储备三大维度。就像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所言:“历史不是由少数英雄决定的,而是由无数细节。”数据显示,全球超导计算市场规模2024年是18亿美元,而量子计算仅为4.9亿美元;但从年复合增长率来看,量子侧却以38%高速追赶。对于想入行的朋友,如果目标是五年后进入职场,量子软件工程师的岗位缺口更大;若追求十拿九稳,Cryo-CMOS芯片设计岗位更务实。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