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计算机用的制冷机(超导量子计算机 dilution refrigerator 入门级选购攻略)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3

超导量子计算机 dilution refrigerator 入门级选购攻略

10 mK 稀释制冷机是量子芯片唯一可用的持续低温方案

为什么量子比特一定要冷到接近绝对零度?

超导量子计算机用的制冷机(超导量子计算机 dilution refrigerator 入门级选购攻略)-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超导量子计算依靠微弱的约瑟夫森结电流表示 0 和 1。只要环境噪声高于 30 μeV 就会扰乱量子态。温度每升高 1 mK,退相干时间缩短约 0.4 %,这就是实验室拼命把 fridge 推到 10 mK 的原因。IBM 对外展示的“金鱼缸”里,那根悬挂的金属棒就是稀释制冷机的冷指,末端贴着指甲片大小的量子芯片。


把冰箱拆给你看:五级冷却长什么样?

  • Room temp (300 K):压缩机+水冷机把氦混合气预压到 15 bar;
  • 70 K-4 K:两级 GM 冷头先干掉大部分显热,这一部分的振动常被忽视,其实会透过支架传到芯片,做精密实验时要用柔性波纹管减震;
  • Still plate (800 mK):稀相氦循环开始产生制冷功率,这一级是布线最密集的区域,因为大部分放大器舍不得再往更冷的地方挤;
  • Mixing chamber (10 mK):量子芯片所在地,四周铜壁包裹防辐射屏,内部填充 2 mm 铜粉烧结高比表面积热交换器
  • 冷指 (5 mK-7 mK):最终冷锚,芯片背面金线键合到镀金 OFHC 铜冷 finger 上,接触热阻决定“最后 2 mK 能否稳得住”。

买冰箱前先问自己四个数字

实验室没有“一步到位”的规格,只能匹配经费和实验:

  1. 制冷功率:现在主流 200 μW@100 mK,如果你计划做上千比特的面阵,需要 400 μW 以上才安全;
  2. 实验端口:同轴线数量=量子比特×校准线/比特×2 左右,常见 24-48 根 *** A;
  3. 维护周期:闭循环 fridge 一年“补气”一次,开循环每次换样要花 30 h 预冷;
  4. 实验室层高标准:更高点多高?能不能进电梯?Bluefors LD 机型 2.4 m,一次搬不进楼的故事我见过三次。

品牌横评:从芬兰到中国

超导量子计算机用的制冷机(超导量子计算机 dilution refrigerator 入门级选购攻略)-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品牌型号标称冷量 (μW@100 mK)个人体验
BlueforsLD-400400界面最成熟,文档全,售后贵,适合不差钱的团队
OxfordProteox350模块化设计,换样最迅速,缺点是振动稍大
中船 719Cryo-300300国产化突破,同性能比进口便宜 30 %,但手册是中文让我惊喜了一下

现场踩过坑:我最常被问到的五个小白问题

Q:能不能像空调一样买回来插电就开机?
A:你得先把混合气罐、水冷机、振动隔离平台、射频线全部“拼乐高”。之一套系统部署平均需要三个月,包含三次液氦预冷训练。

Q:运行成本到底是多少?
A:除了一次性设备费 180–250 万,闭循环每月电费 3000–5000 元(按每度 0.8 元算)。真正烧钱的是同轴线、衰减器、隔离器,一条 0.1 dB 低温线就要 600 美元。

Q:芯片换样到底麻不麻烦?
A:如果提前把样品盒做成 CF-40 金属仓,换样只要 6 h;最糟糕情况是忘记贴加热器,升温用了两天,实验室直接错过 Deadline。

Q:二手市场值不值得?
A:五年以内的 Bluefors 可以打 7 折入手,但需要换掉所有氦气管,花费 15 万,算完和买新的差距不大。

超导量子计算机用的制冷机(超导量子计算机 dilution refrigerator 入门级选购攻略)-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Q:能不能 DIY?
A:2021 年 Cornell 的 Kyle Thompson 用众筹部件拼了一套 30 mK 系统,论文发表时已经爆改三次,累计花费 6.3 万美元。结论:可以做科研,别做产品。


我在设备验收日写下的三个小贴士

“凡是能用金钱买到的零件,不要试图用情怀去省。” ——《流浪地球2》道具组备忘录,同样适用于低温实验。

  • 预冷步骤务必打印贴在墙上:新学生最容易在第二步忘记开 Still heater,导致冷凝器结冰堵塞,一夜回到解放前;
  • 用铜辫给地线降温:别把放大器地线直接接到机壳,改用 50 cm OFHC 铜辫可以再多降 2 mK;
  • 准备一瓶 99.999 % 高纯氦做“急救包”:任何漏气事故都能靠它撑到工程师到场。

延伸阅读

如果想把理论再往前推一步,推荐 Nature Reviews Physics 2024 年 6 月刊的综述《Cryogenics for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computers》,作者列表中包含 Google Quantum AI 的前首席工程师 John Martinis。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